泉州第三中学的前身——泉州平民中学始建于1930年,因巴金等名家多次来校讲学,在30年代被誉为“不同凡响”的学校;1936年改办为晋江私立民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,简称“民生农校”;1952年改为公办,定名泉州第三中学;1978年,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,并被授予“省教育红旗先进单位”。70年代至80年代,学校高考成绩斐然。1983年摘取高考市文史类数学科“状元”;1986年摘取高考市外语类总分“状元”,英语单科成绩居全市。1985年地改市建制后,学校成为市直完全中学。同年秋季,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学校率先在普通高中部增设旅游职高班;1992年,成立泉州旅游职业学校;1995年,经省教委批准,升格为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;2000年,经省政府批准,晋升为省级重点职校。同年秋季,学校复办普通高中。
现在,学校实行“一套班子,两块牌子”的管理体制,成为一所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市直综合性完全中学。近年来,学校连续三届被市委、市人民政府授予“文明学校”称号,并累计获得市“职业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”、“绿色学校”、“依法治校先进单位”等集体荣誉数次。
泉州第三中学的前身——泉州平民中学始建于1930年,因巴金等名家多次来校讲学,在30年代被誉为“不同凡响”的学校;1936年改办为晋江私立民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,简称“民生农校”;1952年改为公办,定名泉州第三中学;1978年,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,并被授予“省教育红旗先进单位”。70年代至80年代,学校高考成绩斐然。1983年摘取高考市文史类数学科“状元”;1986年摘取高考市外语类总分“状元”,英语单科成绩居全市。1985年地改市建制后,学校成为市直完全中学。同年秋季,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学校率先在普通高中部增设旅游职高班;1992年,成立泉州旅游职业学校;1995年,经省教委批准,升格为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;2000年,经省政府批准,晋升为省级重点职校。同年秋季,学校复办普通高中。
现在,学校实行“一套班子,两块牌子”的管理体制,成为一所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市直综合性完全中学。近年来,学校连续三届被市委、市人民政府授予“文明学校”称号,并累计获得市“职业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”、“绿色学校”、“依法治校先进单位”等集体荣誉
次。
素质教育的深化及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赋予教育机遇的同时,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为实现学校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的协调发展,以泉州介绍委员、校党总支书记侯德建校长为首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,适时提出“重点抓好初中,努力发展高中,继续巩固职专”的奋斗目标和“一年打基础,两年见成效,三年上台阶,五年创”的发展战略,以“引导学生自主教育,创设学生发展空间,开发学生个性潜能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”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,努力实现学校的新跨越。
近年来,学校按照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良、教风严谨、爱岗敬业”的师德标准,科学规划,努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、加速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,并先后从北师大、华师大、福师大等高等院校引进大批毕业生,造就了一支以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。目前,学校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08人,省、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,骨干教师28人。近年来,学校教师参加课件制作、教具制作、说课、优质课等比赛,100余人次获国家、省、市级奖励,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或在CN刊物发表达150余篇。这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校提高整体办学能力、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近年来,学校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。目前,学校拥有综合办公楼、科学实验楼、初中部教学楼、职专部教学楼、高中部教学楼、学生公寓楼组成的崭新楼群,配备电脑网络室、科学实验室、形体训练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师生阅览室、模拟客房、模拟餐厅等各类功能教室,设施先进,布局合理,充分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。与此同时,学校还注意突出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,加强了校园的净化、绿化、美化工作。2004年,学校制定了校园总体规划方案,该方案设想通过征用土地,将学校“品”字形分布的教学区、运动区、生活区合而为一。目前,该规划已由市人民政府、市规划局立项,校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新课改实施以来,学校坚持“课改优教,科研兴校”,争当课改领跑者。2002年以来,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在市区中学里名列前茅,初中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。2002年中考,100人被省一级达标中学正式录取,4人荣获市贤銮甲等奖学金,5人单科成绩居全市;2003年中考,158人被省一级达标中学正式录取(居全市),5人荣获市贤銮甲等奖学金、5人获乙等奖学金(居全市),4人中考成绩跻身市区前七名;2004年中考,185人被省一级达标中学正式录取,194人次在其他科目中获满分,2人独获语文、政治科“状元”。与此同时,学校参加高职单招考试、高考也捷报频传。2002年,71位职专毕业生通过高职单招考试被厦门大学、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。2003年,学校首届综合高中学生参加高考,上本科、大专线202人,上线率达90%;2004年,上本科、大专线173人,上线率达92%。
学校重视学科兴趣小组活动,并努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成效显著。在第13届“希望杯”全国数学邀请赛中,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获1枚、银牌10枚、铜牌14枚;在2002年全国中学生年英语能力竞赛中,英语兴趣小组学生获一等奖3人,二等奖8人。此外,还有200余人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分获国家、省、市级奖励。
为切实提高职专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,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始导游讲解、餐馆服务、英语演讲、电脑操作、点钞和珠算等技能竞赛,并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与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相结合,以“双证书”的教育指导思想贯穿职专教学改革的全过程,为社会培养初、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。1994年至1995年间,江泽民总书记、李鹏总理视察泉州下榻泉州酒店时,学校毕业生参与接待服务工作表现突出,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。至今,学校已经为社会输送了4000多名职专毕业生,其中大批业务素质高、创业能力强的人才赢得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
学校坚持德育创新,以教师表率和学生自律相结合、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、课堂德育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,精心构建“学校——家庭——社会”的德育工作网络,努力开创“全员参与、多教并举”的德育工作新局面。
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。日前,学校开展了题为“增强交通安全意识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”的“安全教育日”系列活动,通过专题纪录片展映、大型图片展评、交通法规讲座等系列活动,大力宣传《交通安全法》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学校还专门制定“楼层课间安全巡视”制度,切实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力度,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。
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,学校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。其中,春泥文学社被省级刊物专题评介,文社刊物《春泥》报评为“全国校报”;女子排球队参加省、市职业中专学校排球赛勇夺“五连冠”;礼仪服务队在庆典、展销等各类商务活动中崭露头角;艺术团在省、市各类演出、比赛中屡获佳绩。此外,学校还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、科技体育节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,优化育人环境,弘扬校园文化。2005年2月,学校600名学生承担了“第四届泉州海丝文化节暨第八届中国泉州南音大会唱”开幕式的背景表演,精彩的表演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得到省、市领导及海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。